守正、科技 青岛农商银行跑出加速度

五一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青农商行用一份公告将旧包袱留在了2022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8日,青农商行发布2022年业绩,去年其实现营收 99.44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3.17 亿元,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而业绩下滑的原因与此前的罚款不无关系。相关监管处罚涉及的业务主要发生在2020年以前。

青农商行回应监管处罚时表示,“相关业务主要发生在2020年以前,多数问题已经整改。该行以监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为契机,持续深化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合规管理,促进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这也算是青农商行“跨越艰险”。

总的来说,当前的青农商行“利剑”落下,利空出尽,放下了外部担子。而青农商行为了长期可持续发展,2022年的利润不进行分红。

众所周知,内源性的资本补充是银行保证资本充足、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水平的重要途径,利润留存有利于提升资本充足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跨越2022年后,青农商行今年1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双上涨,实现质效双升。

具体从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青农商行实现营收26.72亿元,同比上涨7.23%,增幅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第13位。归母净利润为9.94亿元,同比上涨5.58%,增幅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第25位。

其资产等业务规模也在稳步向前。截至今年3月末,青农商行资产规模为4632.46亿元,相比较2022年年末同比上涨6.54%,增幅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第10位。同时,今年一季度吸收存款净增加额为19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较去年末上涨6.80%,增幅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第20位。

其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8亿元,增幅18.57%,增幅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第7位。一季度净息差1.91%,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第12位。

与此同时,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两个主要指标,即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呈现出一降一升的态势,这体现了青农商行今年一季度业绩的质效双升。

经过梳理发现,资产质量向好,业绩上涨与青农商行前瞻性的眼光、坚持扶持小微的初心不无关系。据悉,其2022年在筑牢风控底线的基础上,还借助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夯实了业绩基础。

加强风险控制

风控是银行经营的生命线。麦肯锡也曾在发布的季刊中表示,对于银行而言,风控能力将成未来区分银行经营优劣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青农商行的不良率为2.09%;拨备覆盖率为227.80%。而2022年年末,青农商行的不良率为2.19%,拨备覆盖率207.63%。

“一降一升”体现了青农商行净利润“含金量”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青农商行推高资产质量底线绝非运气使然。其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在经营过程中一向将“兼顾控制风险与效益”奉为圭臬,同时将提升资产质量作为全行生命线。

从青农商行去年的动作来看,其面对宏观经济的波动,继续完善全员、全面、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分别在业务、机制、人员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以增强对突发事件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

从业务上来看,青农商行去年压降了房地产业务的规模。根据其2021年年报可知,其发放贷款和垫款的业务主要面向八个行业,其中房地产业涉及金额302亿元,占比为19.77%。

不过从2022年来看,在青农商行发放贷款和垫款的总额中,房地产业呈现下降趋势。截至去年6月末,房地产业贷款在公司贷款中的占比为17.33%,涉及金额274.7亿元。2022年底,这一数据继续下降,为248.98亿元,占比降至16.11%。

从机制来看,青农商银行配套优化完善了客户经理尽职免责制度、产品计价激励政策,细化了全流程风控管理体系,并强化月度调度、工作约谈等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年报及公开披露显示,青农商行目前正进行领导班子调整。新上任的董事长、行长及副行长等高管人员均具有数十年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先进银行重要管理岗位任职经历,他们带来的经验和理念,无疑会为青农商行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多管齐下,成效显著。中信证券此前曾在研报中表示,青农商行扎根青岛,服务地方,零售转型稳步推进,非息收入增长强劲,资产质量呈改善态势。

服务实体经济

资产质量的改善和风险抵御能力的增强也为青农商行减少了后顾之忧,使其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青岛近两年小微企业在数量两处于腾飞状态。数据显示,截至去年5月下旬,青岛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超过200万,同比增长6.25%;实有注册资本83508.95亿元,同比增长6.44%。

在此背景下,青农商行作为省内唯一一家上市的农商行,一如既往地坚持“支农支小,服务地方”的初心,同时持续加大对当地实体经济的扶持,为诸多中小企业提供完善的、全周期的融资服务。

从具体动作来看,青农商行在服务辖区内布设了352个物理网点、15家社区银行、13家微贷中心,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

去年,还在全市范围内设置17家首贷信用贷分中心,配合辖区政府部门,提供更全面的政策宣传、金融知识普及、融资需求支持等服务。

为了能更好地呵护小微企业,青农商行在去年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贷款47.81亿元,利用政策性银行转贷款资金36.5亿元,定向投放小微企业贷款。

为了能更具体地解决不同企业的难题,青农商行还推出了多个类型金融产品。比如,针对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其在去年陆续推出、更新“专精特新信用贷”、园区贷、投保贷等5款特色产品,这类产品能较好地契合科技型企业专利多、轻资产、缺担保的特点。

同时,面对不同区域,青农商行还贴心地推出不同的产品。如,红岛支行“高新贷”、烟台分行“科信贷”“成果贷”、章丘支行“纾困贷”、平度支行“政银保(担)”。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2022年末,青农商行小微贷款余额达到1069.56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小微贷款总额的17.53%,小微企业客户数5.4万户,占全市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数19.71%,均持续位居全市金融机构第1位。

而为了夯实基础客群,青农商行还实施了开展“公司客群提升建设年”活动,主要引导全行上下围绕 实体企业客群“增户扩面”战略目标,重点拓展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绿色企业、制造 业、小微企业等实体客群。

可以说,青农商行已成为当地中小企业的忠实的伙伴,为这些企业的后续腾飞插上了翅膀,也为自身业务高质量发展积攒了扎实的根基和后劲。

金融科技赋能

科技浪潮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金融机构的必经之路,其不仅能改变机构的经营模式,还为其利润添砖加瓦。

去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其中指出“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一时间,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数字转型成为焦点。

其中,青农商行重视拥抱金融科技。据悉,2022年该行成立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配置“一部两中心”的研发体系,以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发展策略,以平台化的信息系统群建设推动商业模式革新。

从青农商行的实际动作来看,金融产品、服务渠道、营销经营、营运风控中都可看到金融科技的身影。

在营运风控上,青农商行大数据智能信贷体系突破了传统金融信贷中信息不足的瓶颈,有效提升了线上信贷业务的风险防控能力。

在金融产品上,面对不同客群分别推出 “扫码商户贷”“赁 e贷”“社保 e 贷”“丰收 e 贷”等精准便捷的融资产品。

在服务渠道上以及营销经营上,青农商行推出“‘莓’好钱景一码通”、“丰收 e 宝”、““市民抵e贷”、“鑫e函—电子保函工厂”等诸多产品。

其中,“鑫e函—电子保函工厂”是青岛农商银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开发的可实现流水式办理的线上保函办理平台,包括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农民工工资保函等。特点是手续简便、全程电子化、快速出函、在线验真、交易安全。

而青农商行在今年1月初凭借“鑫e函—电子保函工厂”项目荣获论坛“2022年供应链金融行业最佳创新变革企业奖”。

当前金融科技的触角已伸至青农商行的每个角落。

点点滴滴的积累之下,青农商行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稳中向前、稳中提质,而其未来将加速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关键词: